OpenAI 最近備受矚目的雲端運算協議,包括與 Amazon Web Services(AWS)達成的 380 億美元巨額交易,標誌著一項關鍵的策略演進:刻意轉向多雲基礎設施。儘管與 Microsoft Azure 的基礎合作夥伴關係仍是基石,但 OpenAI 正積極整合 AWS 和 Google Cloud 等主要參與者,使其運算骨幹多元化。
這種多雲策略不僅僅是增加更多伺服器,更是一個經過深思熟慮的舉動,旨在確保其未來發展、降低巨大風險,並加速實現通用人工智慧(AGI)的競賽。
這種昂貴的多元化策略,其核心驅動力來自於對運算能力永不滿足且持續增長的需求。正如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所言:「擴展前沿 AI 需要大規模且可靠的運算能力。」
訓練和運行下一代 AI 模型的複雜性,需要任何單一供應商都無法獨家提供的基礎設施規模。這促使 OpenAI 將其龐大的基礎設施投資(據報導是 1.4 兆美元更大承諾的一部分)分散到業界巨頭之間。
雖然 Zeabur 所需的運算能力不像 OpenAI 那樣龐大,但其部分理念與 OpenAI 不謀而合,以下是這些共通之處:
這是 Zeabur 最關鍵、最有價值的一面——策略性風險規避。僅依賴單一雲端供應商會造成單點故障和巨大的依賴性。
透過將 AWS 和 Google Cloud 納入其中,OpenAI 確保自己不受制於單一合作夥伴的容量、定價或技術路線圖。這種多元化建立了韌性:如果某個供應商面臨中斷或供應鏈問題,OpenAI 的營運仍可在其他平台上繼續。
Zeabur 也提供同樣的優勢。 如果某個地區的雲端服務提供商伺服器宕機,你可以一鍵複製整個專案並將其重新部署到另一個適用的地區或雲端服務提供商。
不同的雲端供應商提供獨特的優勢和專用硬體。例如,Google Cloud 提供針對 AI 工作負載優化的 TPU,而其他供應商則在不同領域表現出色。這讓 OpenAI 能夠為特定任務選擇效能最佳、最具成本效益的硬體。
Zeabur 透過在多個地區和供應商提供不同的 VPS 選項,為開發人員帶來同樣的優勢,讓使用者能夠將應用程式部署在最符合其需求的基礎設施上——無論是優先考慮效能、成本還是地理位置。
在多雲環境中運作,賦予了 OpenAI 強大的談判能力。透過分散其龐大的支出,它可以從合作夥伴那裡爭取到更優惠的價格和條款。這種新獲得的靈活性使這家 AI 領導者能夠更加敏捷,隨著其模型的演進以及不同雲端供應商提供新技術而調整其基礎設施。
同樣地,Zeabur 與包括 DigitalOcean 在內的多家雲端供應商合作,使我們能夠代表使用者談判更優惠的條款和價格。這種多供應商模式確保 Zeabur 使用者能從具競爭力的價格中受益,並利用不同雲端平台的優勢。
雖然與微軟的合作對 OpenAI 的崛起至關重要,但轉向涵蓋 AWS、Google Cloud、Oracle 等公司的多雲策略,是一次必要且具策略性的成熟。這是對前沿 AI 開發的巨大需求的清醒回應,旨在確保韌性、促進創新,並保障建構智慧未來所需的龐大運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