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Vibe Coding 工具比較:Lovable vs. Replit(為建構者與 AI 工作流程而生)

探索 Lovable 和 Replit 的關鍵差異—為創辦人、開發者和工作流程自動化愛好者打造的 AI 驅動編碼工具。比較功能、使用者群體、自動化和實際成果,選擇你的 2025 vibe coding 平台。

Ling WuLing Wu

引言:Vibe Coding 之餘 Builder

Vibe coding 工具已成為 AI 愛好者、獨立創業者和工作流程自動化玩家的必備。當代開發者與 AI 愛好者需要更聰明、更快捷的方式來交付產品和自動化,而選對平台正是快速原型、協作開發與規模化營運的關鍵。在眾多 vibe coding 工具中,Lovable(無程式碼)和 Replit(程式碼優先、AI 輔助)是 2025 年業界公認的兩大工具。


Lovable 概覽:無程式碼 AI 助力 MVP

Lovable 提供以對話、提示為中心的對話式程式碼生成器,最適合非工程師與需要快速產出 MVP 的使用者。

  • 使用者能以自然語言描述想法,系統即時回饋程式碼建議並自動建立後端結構
  • 整合 Figma、Supabase 和 GitHub
  • 直覺 UI 與協作畫布
  • 自動化後端建置、資料庫、API 以及使用者權限管理

Replit 概覽:程式碼優先與 AI 助手

Replit 是一個支援 50 多種語言、實時開發與即時部署的雲端 IDE。

  • 其 AI 工具(Ghostwriter、AI Agent)幫助程式碼生成、除蟲與骨架建構
  • 提供多人協作、實時協同程式設計
  • 豐富的 API 及插件整合能力
  • 非常適合全端開發者、黑客松參賽者和教學場景

功能對比一覽

功能LovableReplit
無程式碼開發
AI 應用生成能力有限
人工開發有限完整
後端自動化
視覺化界面設計
協作工具基本進階
API/第三方整合一部分豐富
版本控制基本進階
最適用非工程師、快速 MVP進階開發、教育場域

價格與可擴展性

兩款工具皆有免費與付費方案。Lovable 採 token 計價,Replit 根據用量及席次收費。隨著 AI 使用或協作需求增加,規模成本會顯著提升,單兵作戰者通常偏好 Lovable,團隊或教學者則選擇 Replit 為主。不過當產品進入擴展階段,基礎架構成本將成為大問題,這也是越來越多使用者選擇遷移至像 Zeabur 這類部署平台來改善運營支出。


工作流程自動化與整合

Lovable 的後端自動化專為非技術使用者設計,能自動生成資料庫、API 及條件邏輯。Replit 則針對進階開發者,提供自訂自動化、複雜工作流程和豐富 API/套件支持。進一步比較如下:

Lovable

  • 無程式碼/低程式碼,對話驅動:以自然語言溝通,平台自動產生大部分後端、邏輯與界面
  • 視覺化、直觀體驗:像拼積木般排列元件,少直接接觸程式碼,多以拖拉或提示驅動
  • 極度自動化:資料庫建置、API 端點、認證條件、新增自動化均可最低人工介入
  • 專注 MVP 與原型:極速上線與迭代,不需進入開發

Replit

  • 程式碼優先、IDE 體驗:模擬傳統本地開發環境,一切由你編寫(支援 50+ 語言)、可用終端機及安裝套件
  • AI 輔助(非全自動):AI 傳送/補齊/重構程式碼,但不會自作主張全自動搞定
  • 極致人工掌控:架構、建置、除蟲都由你主導,僅有簡單自動化(如一鍵部署、快速模板)
  • 完整產品生命週期:可從原型拉至量產級全端專案

使用者體驗:社群、透明度與說明文件

社群討論與評論展示 Lovable 擁有簡潔 UI 與友善排錯紀錄,Replit 則是瞄準技術使用者與團隊協作。兩者均強調「公開開發」(Building in Public)的開放創業理念,鼓勵邊做邊分享、邊學邊教,但針對的使用者場景類型截然不同:

Lovable

  • 非工程師、設計師、獨立創作者、快速原型玩家
  • AI/No-Code 愛好者,無需技術背景也能完成各式自動化、應用
  • 初創/創業者,需快測試並對使用者/投資人展示 MVP

Replit

  • 程式設計師、技術型建構者(新手到高階)
  • 學生(教育、程式訓練、黑客松)
  • 團隊及開源開發者,在意協作、可擴展、極致定製

結論:如何選擇你的 Vibe Coding 工具?

Lovable 適合想要追求速度與極簡體驗的非工程師與原型開發者;Replit 最適合重視掌控度與高協作的開發團隊及教育應用。

  • Lovable:最快從想法到可運作的 demo 或 workflow,極少程式碼,適合極度重視快、迭代、簡單的建構者。

    • 快速原型與自動化應用,無需寫程式也能產生可用成果
    • 客製度較低但產出快,適合頻繁迭代
    • 適合即時回饋測試、Demo 循環
  • Replit:賦予使用者最大化的創造、定制及規模擴展能力,是建構複雜、高階軟體產品時的不二之選。

    • 可生產 Ready for production 的應用程式(無論簡單腳本還是全端服務)
    • 極高彈性與自訂度,適用各種第三方整合、架構延展
    • 程式可攜帶,能自由遷移、維護、走向開源

建議深入體驗兩種工具,找到你最適合的 vibe coding 工作流與風格!


技術小撇步

想了解更多,可延伸閱讀以下指南、使用者評價與在 AI 平台上公開開發與自動化工作流程相關論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