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be Coding 氛围编程:产品发想与开发体验

用 Vibe Coding 打造无障碍 AI 协作开发流程,让独立工程师与新创团队轻松实现点子、即时部署、创意满点。从心态到实作教学,分享氛围编程下新世代的工作方式。

Ling WuLing Wu

引言:为什么 Vibe Coding 会引爆?

如果你一直在关注开发者工作流程和次世代自动化的脉动,你可能已经听过关于「vibe coding」的传言——甚至是一些迷因。这个由 Andrej Karpathy 创造并最近推广的术语,已经快速席卷工程圈和 Twitter。这不只是炒作:vibe coding 代表了 AI 辅助软件开发的真正爆发,工具和工作流程的出现让构建、迭代和发布感觉更像创意即兴演奏,而不是在配置文件中挣扎。

一个经典的开发者笑话,当 vibe coding 被过度炒作时此类对话出现频率会大增

但 vibe coding 真的是下一个开发者革命,还是只是当下的闪亮新事物?当我们探索从 DevOps 到 VibeOps 的演进时,今天的创新者不只是追求生产力——他们渴望无缝的流程、即时反馈,以及在不被运营开销淹没的情况下迭代疯狂想法的自由。在 Zeabur,我们将 vibe coding 视为缺失的环节:让构建者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想法到运行产品,平台融入背景,让创意优先。


定义 Vibe Coding:起源与意义

Vibe coding 始于 Andrej Karpathy 的一个有趣但深刻的建议:「完全投入 vibe,拥抱指数,忘记代码的存在。」用不那么诗意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工作流程,你让 AI 处理大部分繁重工作——生成、调整和部署代码——而你用自然语言、提示和即时反馈来引导过程。

「要真正 vibe code,你必须准备好让 AI 完全掌控,并避免检查和直接调整它生成的代码——向 vibe 投降。」MIT 技术评论 就是这样描述这个术语的。

与传统的「AI 配对编程」不同,后者仍然依赖手动审查和逐行代码注解,vibe coding 完全是关于流程状态实验。开发者变得更像创意指挥家而不是逐行程序员,描述意图并让 AI 在上下文中自由发挥。这就是「vibe」这个词的由来,建立了一种新的「编程」方式,甚至是一种态度。自从 Andrej 首次介绍以来,这个术语已经快速成为次世代构建者、独立开发者,甚至非工程师启动雄心勃勃项目的默认方式——不需要 YAML,没有门槛,绝对不需要 50 页手册。

迷思、真实挑战,以及如何在 Vibe Code 时避免陷阱

让我们说清楚:vibe coding 从来不是一个神奇的「不工作,只要 vibe」按钮。很容易浪漫化这个想法——只要描述你的梦想应用程序,让 AI 做剩下的。但现实是,正如任何经验丰富的开发者所知,即使是最先进的工作流程仍然需要清晰度、迭代和严格的测试。

流传的最大迷思之一:「有了 vibe coding,你可以在没有计划的情况下发布。」实际上,清晰的需求——和坚实的方向感——决定每个 vibe coding 会话的成败。过度依赖 AI 可能会让你暴露于盲点:安全风险、可维护性头痛,以及当模型看起来「聪明」但理解错上下文时的过度自信陷阱。

当你在 Reddit 上搜索时,大部分 vibe coder 都在抱怨 AI 很笨或对流程感到筋疲力尽。只有少数人在寻求技巧和工具建议。

那么,什么区分了有生产力的 vibe coder 和其他的?一些最佳实践,特别是对于那些幻想让笔记本自己工作一整天然后回来就有一个应用程序的人:

  • 写清楚、可执行的提示来引导你的 AI
  • 增量构建——测试每个变更,不要跳到终点
  • 保持反馈持续:阅读、审查,每当结果变得模糊时就循环回来
  • 运用上下文工程,确保 AI 在你发布任何生产级别的东西之前理解大局

Vibe Coding 工作流程:从流程到工具

Vibe Coding 在实践中如何运作

除了流行语之外,vibe coding 实际上看起来是什么样子?这是一个可重复、直观的流程,为开发者——甚至非开发者——压平学习曲线,快速将想法变为现实。以下是典型 vibe coding 会话的逐步解剖:

  • 想法:从一个痒点开始——你想要构建的功能、应用程序或自动化。
  • 描述:用自然语言概述意图和需求。
  • 提示:将该描述输入你的 AI 引擎或编程助手。
  • AI 生成代码:AI 根据你的提示产生可执行的代码或脚手架。
  • 测试/运行:启动代码,测试输出,看看实际运作情况。
  • 反馈:评估结果并用修正、请求或额外上下文引导 AI。
  • 迭代:循环回到提示和测试,进行改进直到解决方案「感觉对了」。

最近的开发者贴文显示了跨平台的 vibe coding:

  • 使用 Lovablev0 等平台构建和部署 UI 和登陆网页,全部在几个提示中完成。
  • 使用 CursorReplit 等 IDE 或利用 ClaudeBolt 等 AI 模型进行快速原型制作,构建应用程序并自动化繁琐任务。
  • 使用 Zeabur 等平台进行测试、部署和托管——「手动运营」被移除,让创作者专注于构建,而不是设置。

Vibe Coding 工具箱:为你的流程充电的平台

Vibe coding 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让「提示 → 产品」无摩擦的新浪潮平台。顶级选择包括:

  • ChatGPT & Claude:使用自然语言生成、调试和解释代码。
  • Replit & Cursor IDE:具有内置 AI 和快速部署的全栈环境。
  • Bolt, v0, Lovable:用于即时 UI 原型制作和视觉反馈。
  • Zapier Agents:通过简单描述工作流程来自动化、连接和协调任务。
  • Zeabur:DX 优先部署——没有 YAML,没有手动配置,纯粹从想法到即时应用程序的流程。
  • Cloudflare 的 VibeSDK:对于那些想要构建自己的 AI 驱动 vibe coding 平台的人,Cloudflare 最近开源了 VibeSDK,允许用户在 Cloudflare 系统内运行整个编程流程。

从哪里开始?如果你是新手,比较 Lovable 和 Replit,探索像 Cursor 这样的 IDE,如果你想深入,检查 Cloudflare 的 VibeSDK,看看哪个最适合你的工作流程。我也在这个开发者视角的 vibe coding 工具指南 中找到了其他有趣的工具。

总的来说,这些工具旨在赋能 vibe coder 并自动化重复性工作,推动真正的洞察,突出创意。无论你是编程第一个应用程序还是在规模上迭代,将 vibe 工作流程与 Zeabur 和次世代基础设施平台配对意味着更少的忙碌工作,更多的动力——以及为创作者构建的开发者体验(DX)。

Vibe Coding 实战:新手友好指南和第一个项目

这是我在经过(无)数次迭代后 vibe code 出来的网站

如果你是 vibe coding 的新手,这里有一个基于构建个人网站的真实、简化工作流程——从构思一直到生产。从分解需求和心态开始,然后跟进一个逐步新手指南,展示 Claude 和 AI 工具如何帮助你生成代码、整合 SEO 最佳实践并自动化部署。即使是非技术用户也会找到使用 AI 和 Zeabur 将想法转为即时项目的实用技巧。

准备好尝试你的第一个 vibe-coded 应用程序吗?查看我对第一次 vibe coding 尝试的文档:Claude、MongoDB 和 URL 缩短器。你会看到一个非技术构建者如何从提示到生产,包含故障排除策略和部署最佳实践。

为什么 Vibe Coding 引起共鸣:开发者体验和新创建流程

DX 优势

从核心来看,vibe coding 是开发者体验(DX)的胜利。它的方法大幅压缩了学习曲线,让开发者和非开发者都能以最小的摩擦从想法跳到原型。与其纠缠配置或与样板代码搏斗,构建者花更多时间创造、实验和发布真正的功能。

对于独立开发者、初创创办人和新一波「vibe coder」来说,这意味着发布的自由,而不被流程拖累。从快速、迭代的原型制作到独自启动雄心勃勃的项目,vibe coding 解锁了过去只为资源充足的团队保留的大门。Zeabur 的平台旨在放大这个动力——支持构建者,让他们能够从概念、到代码、到基础设施,最后上线,全部以 vibe coding 承诺的流程进行。

结语

Vibe coding 不是要取代开发者——而是要启用创建、协作和发布的激进新模式。网络上的对话强调了它的民主化影响:任何人都可以构建,任何人都可以发布。由 AI 驱动的简洁性和即时反馈,降低了创新和快速学习的门槛。

当然,也有挑战:代码膨胀、调试困难,以及对提示工程的真正需求。智能工作流程和可靠的工具对于长期成功和安全至关重要。

然而,动力是不可否认的。博客贴文、工具评论、工作流程指南和案例研究都指向未来:无缝部署、监控和扩展 AI 生成代码的平台正在使 DX 成为未来的焦点。Zeabur 正在乘着这股浪潮,帮助创作者无摩擦地发布他们最大胆的想法——总是带着正确的 vibe。

准备好用 vibe 构建吗?跳进 Zeabur 和你最喜欢的 vibe coding 工具,看看创作真的可以多么轻松。